一:口感。经常会有人说:“这米不好吃,蒸出来太硬了!河北东北大米的软硬度和所含淀粉有关,稻米里含有2种淀粉: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。支链淀粉多,口感就偏软一些,直链淀粉多口感就发硬。先说南方的丝苗米。南方稻米主要是籼米,最有名的当属:丝苗米,甚至有“南丝苗,北五常”的美誉。丝苗米就是直链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那种,口感较硬。如果吃习惯了北方软糯的粳米,再去吃南方的“丝苗米”,总会感觉“夹生”。绿色东北大米的特点是:久煮不烂,吸水性比较好,更是干爽有嚼劲,适合的就是做煲仔饭,滚足了油水,吸足了精华,吃起来不软也不硬,美味极了!
1,看硬度:绿色东北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,河北东北大米的硬度越强,蛋白质含量越高,透明度也越高。一般新米比陈米硬,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,晚米比早米硬。2,看腹白: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,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“心白”,在外腹被称“外白”。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,含淀粉较多。—般含水份过高,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,腹白较大。3,看爆腰: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,急热现象后,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。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,营养价值降低。所以,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,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,就说明是爆腰米。
3,昼夜温差大,是河北东北大米香醇的原因之一。正如新疆的瓜果,相对其他产地会更甜,也是因为昼夜温差大,水果内聚集了大量的糖分使水果变得甜一个道理。东北的主要粮食产区,绿色东北大米的主要产地响水米区,都处在北纬40度,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,是处于极深内陆的大陆性气候,受来自内蒙古的冷空气影响大,一年中更多的时候都是夜长昼短,所以昼夜温差大,给米自身的营养积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。
大米面粉等粮食是颜色越白越好吗?如果你都认为大米面粉等粮食是颜色越白越好,东北大米厂家工作人员回答:是错误。东北大米厂家工作人员解析其原因是:从外观、口感以及风味等方面,的确精细的白米面更受人喜爱。不过,从营养学角度讲,大米、面粉并不是越白越好。一方面是过度的加工容易损失大量营养素;另一方面加工过细会影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,不利于血糖调控。
从淘米开始,大米中的营养就开始流失了。因为大米的营养成分65%在外层,而反复的淘洗、揉搓亦或是热水洗等,都会增加表层营养素的流失,包括一些维生素、无机盐和糖类。根据实验,河北东北大米经过反复淘洗,维生素B1损失率40%~60%,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率为23%~25%,碳水化合物为2%,无机盐为70%。绿色东北大米其实没你想的那么脏。水稻加工成大米前需经过晾晒、去灰除尘等步骤,然后经机器将稻谷的外壳剥掉成为糙米,最后将糙米的皮层碾除,才能成为大米。
大米什么时候成熟?因为大米生长在各地,由于各地气候不同,所以河北东北大米成熟时间也会有所不同,在北方,绿色东北大米是一年一熟,在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成熟,他的生育期是在5个月左右。而在我国南方地区,大米基本上为一年两熟,早稻是在7月底-8月初成熟,晚稻在10月底-11月初成熟,除此之外,南方部分地区还可以做到一年三熟。